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iOS7界面设计规范(1) - UI基础 - 为iOS7而设计 »

今天开个新坑。其实老早就想做这事儿了。记得前一两年,苹果官方还会在开发者中心提供中文的HIG(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后来给没了;网上能够找到的中文版本不知是官方还是同行的自发翻译,总之要看最新的内容还是需要拿来官方的英文文档,估计多数朋友也是这样的。

那么就趁着iOS 7刚刚发布测试版本的时机,开始做这件事吧。之前一周里,到处都在传阅官方发布的新版设计文档,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设备里安装了测试版本,可见大家的关注程度;所以说我爱这一行呢,有点大事小情的大家都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起来。关于系统本身,毁誉参半吧,东西都摆在那里,建议自己玩玩看;我个人来说,只是觉得视觉风格太娘了;又能怎样呢,反正看看如今的世界,哪里不是漫山遍野的一派娘炮。扯远了。第一篇走起吧;先做着,回头整理出框架,也和《iOS Wow Factor全书自发编译》一样扔到侧边栏去做个固定的栏目好了。

重要:这是针对于正在开发中的API或技术的预备文档(预发布版本)。虽然该文档在技术精确度上经过了严格的审核,但并非最终版本,仅供苹果开发者计划的注册会员使用。苹果提供这份机要文档的目的,是帮助你按照文中描述的方式对技术的选择及界面的设计开发进行规划。这些信息有可能发生变化,届时,你的设计开发方式需要基于最终版本的操作系统及文档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测试。该文档或许会随着API或相关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而进行更新。

iPad是真正的移动设备吗? »

我想今天应该是周日。甚至有些阴冷的赶脚。端午放假的日期与其他地方不太相同,所以明明大家还在上班的日子,我窝在家里做做博客。

一天没吃饭,却在最扛不住的时候和以前的同事聊起地方小吃方面的话题,天津的煎饼果子,南京的皮肚面,把自己馋的半死,简直蠢到家了。最受不了的是我现在竟然还在这里写这件事。这让我想起06年进入Web行当之前那段惨烈的日子,每顿只有馒头,没菜,最后一边抽烟一边吃,权当是作料了。

头昏昏的,不说闲话了。恰如其分的在比较需要的时候发现这样一篇关于iPad应用设计的文章,拿过来做下译文,分享给大家,走起。

这里进入译文。有次在轨交上,我(英文原文作者)的安卓手机挂了。我应该记得自己要在哪站下车的,但和如今的很多人一样,我太依赖于科技了;后悔不该把这些信息全部记录在手机当中,应该依靠自己的大脑呢。

等等,我的背包里还放着iPad和笔记本呢!

可我觉得为了查看Google地图,在一群乘客当中无论拿出这两样设备当中的哪一个都显得很扎眼。最后我还是选择了iPad,毕竟小一些,而且有3G,不过我总觉得身边的人在盯着我的屏幕看...我这些纠结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据我观察,上班族在路上更多的是在使用智能手机或Kindle这样的设备;无论在车站还是车上,或是走在路上,端着iPad的人真心不多。

超越按钮 - 谈手势驱动的移动界面设计 »

一周一周的忙成熊样了,以至于周五晚上几乎没有意识到已经周末,以至于今早准时爬起来喂过喵们之后又准备洗漱上路了。btw,儿童节快乐,各位。

进入新公司一个月,做的事情多起来,面对的人多起来,感受也便多了起来;有时需要提醒自己屏蔽一些信号的输入,以便稳定自己的输出;吃一堑长一智,之前两三年经历过的那些让自己在很多时候容易过分敏感,但我想换个角度说那叫做“经验”。

话说又是暗暗的一个周末,对着博客后台,听着Slash在2010年的专辑,琢磨着8月份Metallica过来Live的情况,希望能够像这次一样顺利的买到票。你看,年少时立志此生必看的演出当中,一个已经成行,一个也将要在眼前了;事情就是这么有趣不是么。那么私事就念叨到这里吧,我们来看本周更新喽。

这里进入译文。作为设计师,你也许还记得苹果刚刚发布iPhone时的情景吧,我(英文原文作者)觉得那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他们将电容触屏技术完整的运用到了这样一个私人化的重要设备当中,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业界的游戏规则。

若干年之后的今天,连小孩子们都已经习惯了触屏体验,好像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家长们也会惊叹于他们的孩子可以如此迅速的学会使用触屏设备,包括手机和平板。这也体现出触屏设备及基于手势的交互模式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它们让移动体验变的更加容易和有趣。

费兹定律与移动应用界面设计 »

说天热吧,回头看看房间里面窗帘还在随风起伏,灯也关着,于是想到了X档案。最近看的有点多,以至于很多时候会想到。话说去年这个时候是第二遍看Lost,也是蛮进入状态的;正好当时6月份去三亚,坐飞机还忐忑来忐忑去的,你想,海南那里,也是个岛。

然则又是忙碌的一周过去了,评审、迭代、封板,如释重负,下周开始继续新的轮回。周五晚上和之前在点评的同事们小聚,看着大家在那里,一起叽叽喳喳的八这八那,便时不时的有种穿越的赶脚,好像转过天来还可以和他们一起上班一起吐槽似的。真的好开心,一点也不想结束。

又然则今次想唠叨的闲话还有些的样子。譬如上周日花了一下午录了点新段子嘛,一轨一轨的可纠结了;接下来一整周都会想到10年前这个时候录demo,主琴从来都是一遍下来,完全不用分段去录,如今简直是没出息到家了。决定明天还是尝试着连续录音吧,当作挑战好了;但想想看挑战的目标竟然是自己10年前轻车熟路的东西,也不禁黯然神了个伤了。那么闲话就到这里吧,进入今天的正题好了。

这里开始译文。费兹定律(Fitts' Law)是人机交互理论当中的一条基本原理,在约莫60年前被提出。对于传统桌面端设备来说,这条定律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不过如今,受到移动设备大潮的影响与推动,很多传统交互设计原理在新兴平台当中都有着不一样的呈现,费兹定律的运用方式是否也与过去相同呢?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了解一下费兹定律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要素,然后来看看怎样在移动应用的设计当中对其进行恰当的运用。

UX基础 - OmniGraffle新手指南 »

我发现一事儿,就是最近这些年,每到入职一个新公司的时候,听得东西往往会比多数时候听得更重更金属些,此时以Slipknot和大敌为代表,所爱的东西也会更黑一些,激烈而凶猛的黑,并非Grunge所带来的那类绝望而压抑的黑。

话说这是一个难得的不用把工作带回来做的周末,加之昨天又过了个酒精+尼古丁+Rock N' Roll的周五放纵之夜,今天整个人有点倦怠;天气也阴晦着,毫无违和感。最近也许会做几篇与OmniGraffle相关的话题,希望能给用的着的朋友们带来些参考;今天是一篇很基础的入门小文。走起吧。

这里进入译文。OmniGraffle是一款相当全面的工具,用途很广泛,不过今天我们主要侧重在了解怎样使用它来制作线框图。我(英文原文作者)个人在这方面尝试过很多软件,坦诚的说,没有一款是真正完美的,包括OmniGraffle,但它在综合能力及效率方面的表现确实是最让我满意的。

不过首先,我还是想提及OmniGraffle的两点不足。一是它并不擅长于生成完美的可交互原型,当然,你还是能够制作可点击的界面原型的,譬如在某些情况下显示或隐藏某些图层,或是切换界面等等;另外一点就是这款软件只能运行在Mac当中。

应用推广站点的最佳设计实践及优秀范例 »

上周没做更新,实在忙了些许,所以道个歉先。其实这周末同样把工作带回家了,不过都压缩在明天吧,希望能尽量多的搞定;今天还是照常把博客更新起来。

眼下正用电视放着上周的Slash末日之爱现场。是的,周二,本小博主去现场看了,也在微博上发了些照片。这是我等了将近20年的Live,真正来到眼前时却有些不大敢相信是真的了,当时唯有靠不停的摇着喊着跳着跟周围的人挤着才能提醒自己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不过后果就是接下来的几天脖子都直不起来,多多少少有些没精神。对我来说这辈子必看的现场还真不是很多,活到30岁算是实现了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好吧,说正事儿喽,今次是关于App推广站点的话题。

这里进入译文。人们对于应用产品的需求总是没够的,毕竟,这些小东西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简单快捷,它们帮助我们记住事情,寻找信息,发现身边的事物,结交各种有意思的人。

应用类产品迅猛而持续的发展趋势无需多言,当人们需要一款软件时,无论是用在iPhone、安卓,还是在MacBook上,他们通常都会面对非常多的选择。应用在让人们的生活变的更轻松的同时,也越来越容易被创建。

要打造一款成功的应用,你需要做的再也不只限于产品自身的设计与开发,营销推广方面的工作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创建产品推广页面或minisite,向人们介绍你的产品。曾几何时,所谓的“介绍”就是告诉人们这个产品是个什么东西,你为什么需要它,等等等等,和其他传统行业的产品介绍网站没有多大区别。不过在我(英文原文作者)看来,这里还是有些很关键的区别和技巧的。本文中,我将和大家分享五点应用推广页的最佳设计实践,以及若干非常不错的设计范例。

怎样在iOS设计规范的框架下构造灵活的移动体验 »

那,怎样想也都是宅在家里的最后三天了吧。今天下午试着骑车去新公司,四十分钟的样子,一路风风土土,有点闹不住呢,怎样想也还是地铁更加像话吧。

我有个毛病,就是每逢假期或宅期伊始便会告诉自己,“这就开始了哦,很快便会过去的吧,好好享受呢”,然后真的就很快过去了;到最后几天的时候再回想一开始告诉自己的那些话,便觉得凄凉与不舍了。这不有病么?再剧透些,其实现在眼前电视里正在放着日和,接下来发好这篇之后便要喝些啤酒看看X档案。话说我昨天又梦到大灾变了,龙卷风天塌地陷妥妥的。那么,说正经的吧。

这里进入译文。如果你在iOS应用设计方面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那么多半会听说过“HIG”,也就是人机界面设计规范(Huma Interface Guidelines)的简写。这份苹果官方文档的内容十分广泛,为设计师与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打造iOS应用体验的最佳实践。

HIG所关注的是一套普遍适用的设计原则,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iOS原生容器和控件的使用方式的,也就是你在iOS自带的邮件、通讯录、日历、Safari浏览器等应用当中所见到的那些界面元素及交互模式;这些已经成为iOS应用体验的一种官方标准。

HIG方面的话题通常可以在设计师群体中引发强烈的反应。其中一部分人会将HIG视为圣经,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官方的规范不够灵活,比起其他一些移动平台来说,在体验模式等方面甚至有些过时。市面上的一些应用,譬如Clear,已经大规模的摒弃了iOS的标准控件和传统交互模式,旨在为用户带来更加独特和前沿的体验模式。

移动应用可用性测试的实践经验总结 »

印象里,似乎最近地震的消息蛮多的,世界各地;前面一周的天气也是大起大落的赶脚,很热接下去又很冷。

我很高兴自己接下来可以投入一个绝对以移动产品为主的工作当中了,终于。这事儿可是真心盼了好久,却始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那么,在这里感谢所有有意无意帮助我走进这个阶段的人吧,无论你们是否可以看到。对我来说,每年的春天总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发生些能够让自己记住很久的事情,今年在工作上的进化算是不错的一笔。

不多念叨了,进入本周译文。我个人觉得很受益的一篇文章,作者总结了自己过去几年中在移动产品可用性测试的工作里获取的一些实践经验,或是说小贴士小方法,值得借鉴。走起。

这里进入译文。如果你不大熟悉移动应用的可用性测试,没关系,这事儿没你想象的那么困难;不过移动应用与传统网站产品在可用性测试方面确实有一些关键的区别需要我们注意。

过去的几年当中,我(英文原文作者)为不少移动产品做过测试,从戒烟应用到移动版的车辆保险网站,其中既包括在实验室使用复杂设备进行的测试,也包括在各种实境化的条件下进行的非正式测试。在本文中,我将为各位分享一些经验心得,希望能帮诸位在实际工作中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八个小方法,帮你成为更具同理心的设计师 »

喝了一个星期的白粥,人都瘪了;忘了荤腥油水的滋味,真能这样素食下去倒也是善举。可突然间又特别想吃午餐肉,另外想到家里猫们吃的罐头的味道,也会立刻淌下热诚的口水。

春暖花开,这是拿offer的季节;事情有了盼头,想想这宅的日子离结束也不远了。虽然天天在家很滋润,可以肆意花时间把书一本本的读掉,不过也真心怕自己又爱上宅的日子而无法自拔;该走动走动了。

念叨完毕,就该正文了。一篇小文,若干贴士,帮你帮我帮大家有意无意的培养意识形态,争做有同理心的好设计师。走着。

这里进入译文。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应该具有出众的同理心,也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同理心与同情心是两码事,你不必真心同意或接受他人的观点,但必须对他们的状态感同身受,从主观上理解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

出于以下这些原因,我(英文原文作者)相信同理心可以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设计师:

关于移动应用的上下文情境 »

印象里每逢春天便会生病的样子,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10年前非典期间相当给力的高烧与咳嗽,如今恰逢H7N9,又开始疑似起来。就这样我还有心思跟这打字呢?

在很难受的时候,却开开心心的把石康的《晃晃悠悠》又读了一遍,顺便又想到并怀念了一通自己的大学岁月。上次看还是高中的时候呢,十二、三年之后再读起来,确实是另外一番感受。说正经的吧,本周小译文一篇在下面,属于闲来无事可以瞧两眼琢磨琢磨的那种,走着呗。

这里进入译文。要打造终极完美的体验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用户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产品,其中涉及到的因素有方方面面,包括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品味、目标动机等等。

虽然这些因素使得我们难以精确的了解不同的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体验,不过,对移动应用上下文情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梳理,以便尽可能全面深入的了解用户,有针对性的打造产品的体验模式。

Pages